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供稿单位:高职研究所 查看人次:5387 发布日期:2019-06-28 分享到:
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培养大量现代农业产业者或新型农业职业者就成为当务之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三农”问题,最终都将归结为人才问题,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的振兴。人才兴才能产业旺,产业旺了村民富,村民富了才能营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谐家园,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培养大量现代农业产业者或新型农业职业者就成为当务之急。
据统计,2018年,我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高职高专院校1418所,770个专业,年招生368.83万人,职业教育培养了我国生产力的主力军,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任重道远。因此乡村振兴的号角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创新转型的动员令。职业教育为此应该大有可为,但却鲜有作为。
乡村振兴的困境
农村目前存在的短板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尚有差距。一是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人才流失严重反哺不足,乡土实用人才严重缺乏、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突出;二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科技支撑程度不足;三是农业产业规模偏小、结构欠合理、产品多而不优,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四是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有待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差距较大;五是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文化素质、法治意识较低。
职业教育应该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据报道,我国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19%,高技能人才不足5%。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农村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职业教育应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明确的兴农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职业教育应该顺势而为,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第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数据显示,职业院校中高职学生农村户籍占53%,中职学生占82%,表明广大农村是职业院校的主要生源地。据统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近70%的职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新增从业人员中职业院校占70%以上,职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主力军。广大农村不但是职业院校的生源地,也是职业院校人才服务和就业的“蓝海”。农村学生土生土长熟悉情况,有乡土情怀,容易留住。因此就近因地制宜培养成本低、进入角色快,可以避免引进人才存在的不适应、不安心、不稳定等弊端。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让各种要素从农村大量流出,尤其是人才的流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好“人才振兴”问题。要培养本土应用型人才,激活内生动力,推动村民整体素质提高。因此职业教育要转型面向农村发展,培养靠得住、用得顺手的本土人才,探索乡村实用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进行乡村职业培训。
近年来,职业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国组建了56个行指委、1400个职教集团,汇聚各方专家3000多人,3万多家企业参与,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校企共同育人格局。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已经具备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亿,外出农民工1.7亿,本地农民工1.2亿。农民在生产、生活、转移、就业过程尤其是第一次转移就业过程中,因受种种因素影响,会面临很多问题和不适,就业的稳定性较低。他们寻求平等、转变身份、提升地位的愿望很强烈,提升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认知和眼界、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培训需求日益高涨。职业院校在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推广、资格认证,构建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建立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加强就业与职业生涯培训;多层次、全方位就地培养爱农村、懂农业、精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或新型农业职业者等方面大有可为。
第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
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居首位。现代农业不再靠天吃饭,生态农业、功能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的出现,说明现代农业是三产高度融合的产物。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构建多元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的绿色生态性、集聚性、链条的闭合性和延展性彼此相连、相辅相成,现有农村人才的构成难以支撑。
职业教育应顺应新时代的需求,主动对接“三农”,推动农业既要有一维链条的闭合延伸又要有多维集聚的拓展。在资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需要用现代机械化、信息化武装农业,用科技改造农业,用管理服务农业。在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方面融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农村电商诸多新业态新模式,改变原有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职业教育的育人经验、培养逻辑、路径和方法完全适用于乡村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呈现更精彩更智慧的农业演绎、增长见闻、提高能力,并在学员心中播下“展现芳华,造福家乡”的种子,定有插柳成荫的良好效果。
第四,挖掘历史积淀、传承文化及文明乡风。
广袤的乡村大地孕育出许多能工巧匠,也创造出大量的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工业文明和现代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由2010年的48%下降到2018年的42%。大量人口的向外迁移,导致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古物件及古技艺被逐渐废弃或遗忘,优秀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缺乏保护和传承。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对乡村文明的重新解读。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深入挖掘、传承泥土里酝酿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自信。
职业教育在挖掘、改造和宣传方面要勇于作为。一是挖掘和传承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父慈子孝的家训,诚信淳朴的乡风民俗;二是为村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再是推进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传承和产业经济共赢。最后提升格局,对乡村残留的陈规漏习移风易俗,用村民易于接受的形式“说、唱、演”出来,让新风尚、新气象在广阔乡村生根发芽。让有形文化留得住、看得见,活态文化有创新、有传承。让“农味、土味、原生态味”乡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第五,健全法治、倡导德治、实现自治善治。
我国现有的户籍、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人才等14种制度确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工农、城乡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导致社会结构的不协调及利益分配关系的不适应,由此滋生出利益集团的“集体排他”。若不能合理化解和协调群体间利益矛盾,底层群体会产生“社会不满或仇恨”。农民因老龄化、小农意识、文化落后、结构转型带来的不适和法律意识淡薄,处理不当容易酿成社会矛盾的激化。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现代化,还要走上善治之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司法部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中,要求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的普及化、一体化、精准化,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互联,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为群众提供精准、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这要求村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引导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必修课。职业教育进行农村普法教育更接地气,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能使农民学法时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因此职业教育在健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可以大展拳脚。(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据统计,2018年,我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高职高专院校1418所,770个专业,年招生368.83万人,职业教育培养了我国生产力的主力军,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任重道远。因此乡村振兴的号角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创新转型的动员令。职业教育为此应该大有可为,但却鲜有作为。
乡村振兴的困境
农村目前存在的短板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尚有差距。一是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人才流失严重反哺不足,乡土实用人才严重缺乏、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突出;二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科技支撑程度不足;三是农业产业规模偏小、结构欠合理、产品多而不优,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四是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有待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差距较大;五是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文化素质、法治意识较低。
职业教育应该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据报道,我国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19%,高技能人才不足5%。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农村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职业教育应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明确的兴农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职业教育应该顺势而为,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第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数据显示,职业院校中高职学生农村户籍占53%,中职学生占82%,表明广大农村是职业院校的主要生源地。据统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近70%的职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新增从业人员中职业院校占70%以上,职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主力军。广大农村不但是职业院校的生源地,也是职业院校人才服务和就业的“蓝海”。农村学生土生土长熟悉情况,有乡土情怀,容易留住。因此就近因地制宜培养成本低、进入角色快,可以避免引进人才存在的不适应、不安心、不稳定等弊端。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让各种要素从农村大量流出,尤其是人才的流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好“人才振兴”问题。要培养本土应用型人才,激活内生动力,推动村民整体素质提高。因此职业教育要转型面向农村发展,培养靠得住、用得顺手的本土人才,探索乡村实用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进行乡村职业培训。
近年来,职业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国组建了56个行指委、1400个职教集团,汇聚各方专家3000多人,3万多家企业参与,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校企共同育人格局。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已经具备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亿,外出农民工1.7亿,本地农民工1.2亿。农民在生产、生活、转移、就业过程尤其是第一次转移就业过程中,因受种种因素影响,会面临很多问题和不适,就业的稳定性较低。他们寻求平等、转变身份、提升地位的愿望很强烈,提升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认知和眼界、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培训需求日益高涨。职业院校在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推广、资格认证,构建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建立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加强就业与职业生涯培训;多层次、全方位就地培养爱农村、懂农业、精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或新型农业职业者等方面大有可为。
第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
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居首位。现代农业不再靠天吃饭,生态农业、功能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的出现,说明现代农业是三产高度融合的产物。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构建多元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的绿色生态性、集聚性、链条的闭合性和延展性彼此相连、相辅相成,现有农村人才的构成难以支撑。
职业教育应顺应新时代的需求,主动对接“三农”,推动农业既要有一维链条的闭合延伸又要有多维集聚的拓展。在资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需要用现代机械化、信息化武装农业,用科技改造农业,用管理服务农业。在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方面融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农村电商诸多新业态新模式,改变原有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职业教育的育人经验、培养逻辑、路径和方法完全适用于乡村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呈现更精彩更智慧的农业演绎、增长见闻、提高能力,并在学员心中播下“展现芳华,造福家乡”的种子,定有插柳成荫的良好效果。
第四,挖掘历史积淀、传承文化及文明乡风。
广袤的乡村大地孕育出许多能工巧匠,也创造出大量的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工业文明和现代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由2010年的48%下降到2018年的42%。大量人口的向外迁移,导致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古物件及古技艺被逐渐废弃或遗忘,优秀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缺乏保护和传承。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对乡村文明的重新解读。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深入挖掘、传承泥土里酝酿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自信。
职业教育在挖掘、改造和宣传方面要勇于作为。一是挖掘和传承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父慈子孝的家训,诚信淳朴的乡风民俗;二是为村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再是推进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传承和产业经济共赢。最后提升格局,对乡村残留的陈规漏习移风易俗,用村民易于接受的形式“说、唱、演”出来,让新风尚、新气象在广阔乡村生根发芽。让有形文化留得住、看得见,活态文化有创新、有传承。让“农味、土味、原生态味”乡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第五,健全法治、倡导德治、实现自治善治。
我国现有的户籍、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人才等14种制度确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工农、城乡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导致社会结构的不协调及利益分配关系的不适应,由此滋生出利益集团的“集体排他”。若不能合理化解和协调群体间利益矛盾,底层群体会产生“社会不满或仇恨”。农民因老龄化、小农意识、文化落后、结构转型带来的不适和法律意识淡薄,处理不当容易酿成社会矛盾的激化。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现代化,还要走上善治之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司法部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中,要求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的普及化、一体化、精准化,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互联,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为群众提供精准、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这要求村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引导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必修课。职业教育进行农村普法教育更接地气,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能使农民学法时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因此职业教育在健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可以大展拳脚。(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