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供稿单位:宣讲团 查看人次:22575 发布日期:2007-12-05 分享到:

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而这一社会理想,也同样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那么,如何理解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天我重点从和谐社会的提出依据,科学内涵,构建举措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依据: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其现实依据在于:

(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我国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9年前,刚刚走出文革人们还在为温饱发愁,如今13亿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29年前,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如今改革开放已深入人心;29年前,我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而今已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以改革开放近30年计,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而世界经济是年均3 %的增速;(用经济学界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国经济增长是八九不离十),2006GDP迈上20万亿元大关,1978年至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分别增长了34倍和27倍;2006年进出口额达17607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近80倍。29年前,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世界第一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已经在 200671正式通车;世界第一的三峡水利水电程提前峻工;载人航天的成功,成为世界第三宇航大国……等等,史无前列的伟大成就,无论中外,只要是有良心的人都是心悦诚服的。

改革开放29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是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最长的盛世之一。西汉的文景之治,和平发展时期只有短短的16年;东汉的光武中兴,和平发展期只有短短的15年,唐朝的贞观之治,实际和平发展延续期不足20年,即使是历史上最长的和平发展期——清朝的康乾盛世,总长度134年,但中间曾被九次内战隔成了10个时段,最长的一段和平连续发展期不过26年。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持续高速发展期。而且,从目前国际国内大趋势来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个盛世的继续延长。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是和谐的。但是总体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由于过去我们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至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成就,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1、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

首先,利益差距拉大,矛盾对抗程度有所增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方面相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一是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以工人群体为例,从分布情况看,除传统国有、集体企业外,私营、外资企业职工大量增加。据统计,1991年底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为2491.5万人,到2006年底达7474.1万人,而同期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则从10664万人下降至7409万人。又如农民群体,除了一部分在农村从事生产外,有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二是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如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随着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712006年达到3.271二是区域差距扩大,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之比为3.1512006年达到6.211三是行业收入差距明显,1978年收入最高行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铁路等垄断行业)与最低行业(农林牧副渔业)之比为2.1712006年上升为大约41

随着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日渐凸现。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等。从近期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绝大多数是属于经济利益问题。据统计,20061月至8月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因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的18.88%,因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事件占15%,因企业改组改制、兼并破产问题引发的事件占7.66%。因民间纠纷问题引发的事件占5.96%,由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利益关系出现的上述问题,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更进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其次,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程度降低。

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不和睦,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相互信任。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性合群的动物,唯如此才能组成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合群,是因为能够相互信任,人类若没有足够的相互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如果你留心,你就会发现如今竟有不少的新闻标题会是“……面临信任危机”、“……呼唤诚信原则”。比如“亲子鉴定热”折射的是家庭信任危机;福寿螺事件、瘦肉精事故等等,社会上还弥漫着虚假、欺骗等等有悖道德的不良风气,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个别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已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形象、党的形象。进而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的降低。这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

2、人与社会的不和谐。

首先,三农问题依然尖锐(不用讳言,“三农问题”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这不是危言耸听。实际“农民问题”核心不仅仅是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权利问题,社会地位问题,比如:民工的待遇问题(包括工资,在河北平均600左右),农民的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在农村因病致贫严重,许多农民,“小病忍着,大病等死),不同户籍的事故赔偿问题(比如同样是车祸,户口不同,赔偿标准相差甚远。如某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90元,赔偿期为20年,城镇居民的车祸赔偿金最高16万元,农村居民不到6万元。身份的差价为10万元。在某个直辖市的身份差价为15万元,即城市居民30万元,农村居民15万元。)

可以说,我们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其次,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压力仍然较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今后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万人左右,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495万人,而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农村尚有1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以上问题同时存在,使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未遇到过的。

再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们开始探索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相继建立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过,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不严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的,即使在城镇,也有不少居民依然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外。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分别只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66.3%55.6%

最后,教育不公平现象突显。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为相似,教育的不公平也集中体现在城乡的不平衡和区域的不平衡上。我国教育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国家每年有限的教育投资,绝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大中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和重点大学,这些重点学校又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格向学生收取高额学费和向社会寻求赞助。而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及偏远地区的教育负担则主要依靠当地农民自己承担,而这些地区的农民收入很低,有限的教育经费也难以保障,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保证。这就形成了教育投入的马太效应。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从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报告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这种不平衡。现在,城乡学历差距逐渐拉大,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更能说明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反映了城乡居民地位的不平等。这种人为拉大城乡差距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招生政策的不公平,招生政策的不公平首先体现在高校招生指标分配上,这也是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河北省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500,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而河北省总人口6800多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200万人,相差5倍多。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河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河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160!

此外,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我国2004年煤矿死亡人数为6027人,我国每年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建造两个三峡大坝的费用。)

3、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

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突出。污染问题严重,全国近一半城镇饮用水水质不符合标准;2003年监测的340个城市中,空气严重污染的占3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占66.2%,换句话说,全国73.9%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大气环境质量条件下;SO2年排放量1995万吨,世界第一;2003年,全球20个空气严重污染城市,我国占16个;垃圾围城,有毒有害废弃物危害开始显现。

生态平衡的破坏,动植物品种的灭绝,新疾病的不断出现,导致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中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污染每年使5万多人夭折,40万人染病;空气污染地区死于肺癌人数高出59倍;沈阳市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的达95.5%;天津市严重污染的蔬菜地土壤中汞含量超标98倍。

发展带来了资源消耗严重和资源短缺问题,美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曾写过一本书《谁来养活中国》,在这本书中,他在讲中国的资源消耗时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每年增长8%,到2031年人均收入将达到美国今天的水平,如果届时中国人均资源消耗相当于美国今天的水平,那么,14.5亿人口将消耗全球现有粮食产量的2/3,中国的纸张消耗量将是全球现有产量的2倍;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水平,每4人拥有3辆车,则总数将是11亿辆车,比当今全球汽车总量8亿辆还多,中国将需要2900万公顷土地,相当于当前的稻田总面积;每天将消耗9900万桶石油,全世界目前的石油产量是8400万桶。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人口爆炸,臭氧层漏洞,全球变暖,如此等等。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以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第一个依据,可能有的人就会有疑问,你的依据里阐述了这么多我们国家的不和谐因素,既有人与人的,又有人与社会的,还有人与自然的,是不是我们国家存在这么多不和谐因素,这么多矛盾,才提出和谐社会的,实际上,不是说我国现实社会是不和谐的,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现在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

从哲学的角度上说,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和谐只是相对而言的,和谐中同样充满矛盾,阶段性地不和谐是相对总体上的和谐而言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用我们社科教研室老师们的比喻:如果把一个国家看成是一个人,不和谐因素就是我们成长中的烦恼。换句话说,是成长的必然,要成长就会有烦恼,而我们谁又能够拒绝成长呢?

(二)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建国以来,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使13亿人口达到了总体小康。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这个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从我们的外围环境来说,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可以说一时一刻也没停止过分裂我们,比如:支持西藏分裂势力,宣传中国威胁论等等,甚至在意识形态领域,国外媒体“西化、分化”的渗透功能从未停止,目前,共有50个境外电台使用358个频率对我进行广播。419个卫星电视频道密集在我上空,其中仅美国就有104个。可以说,国际上,影响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内我们又面临经济发展带来的系列矛盾,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执政党和政府政策失误,处理不好各种矛盾,不但会使经济停滞不前,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荡,甚至会危及我们政权的稳定。可以说社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不光要求我们党要有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要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五大能力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依据,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自然要提上日程,而且要提到比过去更为重要的位置。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和谐”的含义,从哲学意义上讲,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

2、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3、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005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即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更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还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以上所说的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的问题。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形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美好的全面小康社会。

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条举措。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在我们河北,为实现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我们把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河北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出台一系列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措施:

在促进区域平衡中出台了《“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通过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为“中间一线”,建设全省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以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四市为“南厢”,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张家口、承德二市为“北厢",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通过这一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战略的实施,使河北实现了一线领跑、两翼齐飞的局面,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张家口、承德地区,两年中财政收入都翻了一番。

  在促进城乡统筹中明确了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思路,推出了扩权强县等重大改革措施,增强了各地发展的积极性,使相当一部分县、市、区特色经济取得了规模性的竞争效应。其中迁安、迁西、遵化、宽城、武安、涉县等县市效益指标在“十五”期间均实现了两到三倍增长。

  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推行了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使5000多万农民投入了该项活动,先后筹集资金30多亿元,硬化农村路面3. 3 万公里 ,实现街道庭院绿化栽树6245万多株,建沼气池41万多个,有7300多个行政村成了生态文明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还有4900个行政村有望在今年内进入生态文明村行列,总数将占全省行政村25%

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中实施了十项民心工程。其中,特别是对农村的科技、教育、饮水、医疗卫生建设都制定了非常明确的工作目标。2004年,省级用于民心工程的财政性资金达29.7亿元,占年初综合预算专项支出的23%2005年民心工程省级预算安排36.15亿元。通过民心工程全省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全省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43%98.3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共覆盖农业人口418.76万,实际参加合作医疗农314.08万人;城市新增就业4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0万人次,减少贫困人口125万人……

因此,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已清楚地看到,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只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分蛋糕故事的启示,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妈妈买了个蛋糕,有两个孩子,妈妈分蛋糕,两个孩子不干,老大担心偏向老小,老小担心妈妈偏向老大,因为老大吃的多,妈妈为难,说让老大切吧,老小不干,让老小切,老大不干,都怕对方给自己多切。大家为蛋糕争执不下,最后,妈妈找出了一个既能让两个儿子都接受,同时也非常公平办法: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规则制度才能实现公平。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各种具体矛盾和问题的层面上,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着眼于构建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地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使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得到维护和实现。

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的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和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先富帮后富,非均衡的发展思路和模式,通俗的说这种非均衡发展模式,就是邓小平同志那个阶段解决温饱问题的办法,那个阶段的特点就是蛋糕太小,吃不饱,所以,邓小平那个时候的任务就是为人们吃饱饭而奋斗,就是要把蛋糕做大,所以他就要发展经济。所以,面对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小平同志的回答就是,要想实现社会公正,就要先发展经济,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来,随着从温饱社会慢慢进入小康社会,人们就不满足于吃饱,不但要吃饱,有牢骚还要有地方发,允许他发个牢骚,这就是民主。还有一个,除了发个牢骚之外,还得有个精神享受,上国家大剧院去看个节目,这不就需要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而奋斗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每年平均9.7%的增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实践证明,我们走的先富带后富非均衡发展道路,具有划时代意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条道路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我们讲到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等。实际上这些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考虑到了,邓小平同志1993年南巡讲话完了之后,他老人家回到家里,和他的弟弟邓垦聊天。他讲了一段话, 他说:“1978年到1989年,我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别的,就是先发展起来再说。1993年发展了,发展起来以后,问题也不会少,比如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总有一天要出大事。”(这是他的原话,我觉得非常好,而且非常便于我们把握邓小平这个思路。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翻一下邓小平年谱,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93916号讲了这样一段话)现在,我们蛋糕已经做大了,我们党已经意识到,到了解决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等不公平问题的时候了,并且我们也有能力解决。

近年来,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在完善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从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额从当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052000多亿元;2006年起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800元调高到1600元;从今年开始,根据新税法要求,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要主动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政策的推出,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解决收入扩大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促进社会公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五大我们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曾在当时引发了争论。十六大的提法则为“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四中全会则先讲“激发活力”,再讲“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些提法及所强调的重点的变化,反映出中央对公平与效率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十七大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我们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差距就没有动力,当然,差距过大也会造成问题。如果我在这儿问个问题:我们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什么?许多人可能异口同声的回答——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只是一个方面,但主要的不公平还在于部门、行业和人们的群体间竞争机会不平等、竞争规则不公平。这应是解决收入分配中不公平的主要着力点。目前,老百姓对不公平意见最大的是非法致富、行政垄断和干部腐败这三大问题。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分配公平,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这正是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严格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规定的政策取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努力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概括地说,就是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是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调高”不是简单的“抽肥补瘦”,也不是“杀富济贫”,而是要通过税收等方式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使其一部分财富通过税收形式交给国家,用于二次分配。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的强调,意味着老百姓不仅能从再分配中得到好处,在初次分配中也能保证自己的权利,不用光等着政府救济。

在“低保”方面,从1993年开始城市“低保”的试点工作,到1999年覆盖到全国城镇,惠及2000多万人。农村“低保”试点也从1994年开始进行并逐步推开,2007年“两会”上又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逐步推进和不断完善,保证了低收入群体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从2003年开始,在农村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中职教育,国家资助所有农村全日制学生和城市贫困生,资助标准是每人每年1500元,从2007年秋开始,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这说明规矩、制度对做人、行事、建设国家的重要意义。一个尊重规矩、按规则行事的人,是一个文明的、有修养的人;一个制度完备、依制度运行的社会,才能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我们正在朝这个目标大步前进。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政治文明、民主和法制健全上;也要体现在文化繁荣,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上。社会越进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意识形态领域,国际上,尤其是国外文化产业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造成的压力很大,美国的主流社会认为:对外出口,不再是农产品和工业的出口,而是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产业,所以我们面临文化产业的挑战,比如:我们的英语教材1/3是国外引进的;大量留学生,在国外除了学技术外,国外的价值观念也在影响他们;甚至好多国外游戏软件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美国著名的SSI公司曾推出一个名为《人民将军》的回合制战略游戏,该游戏设想了2005年我人民解放军大举“进攻”台湾地区,美国等西方国家联合出兵干涉引发世界大战,游戏大量使用了我国国旗标志和人民解放军图片,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反华游戏。甚至还有其他一些游戏,从游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游戏里有意识形态,有政治,甚至有歧视。同时,在我们国内,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人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比如:我们原来讲拾金不昧,捡到一分钱都要交给警察叔叔,现在我们谈捡到钱以后是不是可以索要报酬,原来我们强调救死扶伤,现在我们的个别医院在手术中为钱叫停,甚至我们有好多人希望冒险尝试一夜暴富,还有我们的封建残余等等,面对这么多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噪音,我们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来统领我们的思想,否则社会就很难和谐。就像胡锦涛指出的:“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而统领我们全社会思想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要求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如:近几年,大家经常听到“引咎辞职”、“问责制”等等,2004年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尤其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故,在这些事故中,一些负有责任的人有的被免职、有的引咎辞职,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人们深有感触地说,再也没有“太平官”可当了。由此可见,我国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开始转变,各种服务措施不断推出,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因此,只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第五,激发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时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比如;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我们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睦。

香港回归的这十年中,每当特区遇到困难之时,中央政府总是在第一时间表达关切之情,伸出援助之手,成为特区战胜困难的坚强靠山。1998年,香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香港金融体系一时风雨飘摇。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明确宣示,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维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保持香港大局的稳定。中央政府以雄厚的外汇储备作为特区政府反击国际金融炒家的有力后盾,使得香港最终“在风暴中屹立不倒”。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对和谐校园的建议和思考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和谐校园发展途径:

(一)、以人为本是学校和谐的核心

学校就是“以师为本”“以生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尊重人、提高人。

1、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1)要尊重人的创造性

尊重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果我们硬要把每个教师的工作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他们就会感到工作乏味无趣,就会失去创造的欲望和动力,就会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重复着一些简单的劳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不可能有较大提高。

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我们的人才培养不能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讲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今年高考,中国科技大学在某省录取了一名高分考生,但这个考生却放弃了,原因是他所在的高中学校要他复读一年再考北大、清华,学校承诺补偿他10万元。朱清时沉重地说,现在不仅学生在应试,社会也在应试,考生的成绩甚至与校长的政绩、地方政府的政绩挂起了钩。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大学长期形成的灌输式教育,继续无缘于创新能力的发掘。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名教授要走上教学第一线,用全部热情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学,绝对不能摧残青年学生的创造兴趣。

2、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

1)首先要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学习环境

学校不仅是教师工作的地方,也是教师生活的地方,学校只有不断提 教师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他们安心工作,全力以赴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利用节日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等)

学校也要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比如现代教学设备和校园网的建设,学生食宿条件和文体活动场所的改善等。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小学生从入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要力所能及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二)、民主管理是学校和谐的准绳

1、学校要实行民主化管理

学校的民主化管理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民主。学校领导要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办学,要经常深入教师和学生之间,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民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扬民主的作风,要真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三)、充满活力是学校和谐的动力

学校充满活力首先是领导班子要充满活力。由于时代、社会和教育自身是一个不断的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求领导班子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紧紧把握现代教育的实质,审时度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科学地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引领广大师生员工朝共同的目标前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学校的辉煌成就。

其次是要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学习气氛浓厚、同事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彼此心情舒畅,这样建立起来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和谐人际关系,会发挥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的作用。教师之间以坦诚友善相处,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争鸣,发扬学术民主,这样学校才能成为产生新思想新思维的地方,才能不断出新成果,充分发挥各人所长,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

最后,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正在发育成长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学校就不能办的死气沉沉,要提供各种知识、娱乐、文体活动的条件和场所,为学生的发育发展提供尽可能宽松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成长。

(四)、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和谐的凝聚力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体会得到,可以感受到它的氛围,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建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ios 和谐校园成为光辉的现实。

发布人:
审核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