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党史百年——抗大陈列馆
供稿单位:办公室 查看人次:1184 发布日期:2021-02-25 分享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是全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全面反映抗大发展史的专题性陈列馆,于1999年4月30日建成。“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馆名,为杨成武上将题写。
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延安辗转迁址到河北邢台,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罗瑞卿、何长工及抗大学员生活、学习、战斗的峥嵘岁月。抗大纪念馆陈列着自抗大1936年建立到新中国成立14年的建校史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史的大量图片和实物。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展陈面积2888平方米,共设三个展厅,分别为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展出图片、实物、文物1290件,运用半场景、场景复原等艺术手法和声、光、电等现代陈列手段再现了抗大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和发展成就。
2001年6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0年8月21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2020年9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20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0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被评为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2700年以前,浆水镇曾是邢国国都和襄国国都,抗日战争时期是邢台县解放区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部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刘伯承、滕代远、何长工等部分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