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面临诸多心理问题
就业指导/ 2017-03-29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是让毕业生产生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王医生分析说,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学生们早已熟知,低薪时代的来临也让不少学生们有些心理准备,但严酷的现实仍然超出学生们想象,这让毕业生们失落感增强,就像小岩不知道自己此时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将来想要干什么。因为此前的人生轨迹都是家长安排好了的,一步步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好像人人都应如此走过,一旦要自己做出选择时,反倒不知如何是好了。
一般来说,目前大学毕业生对今后自己从事的工作普遍期望值比较高,对薪水、工作条件要求比较高,不少人希望毕业后就能成为出入高档写字楼的白领,领取不菲的薪水,过着时尚的生活。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与期望的有差距。王医生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他理工科院校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工厂找到工作,尽管各种需要他操作的设备都是自动化的,但他仍不能接受这样一份工作,干了不久就辞职了,找不到新工作只能长期在家待业。这样一待就是3年,等他意识到要找心理医生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现在的孩子不能吃苦,这也让许多毕业生们感到难以顺利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一位已经在医院参加工作的小李每天回家都要念叨几句“烦死了、累死了”之类的话,如果哪天接待患者多一些,她的烦躁情绪会更重。她的一位长辈说:“就没看见过她哪一天是高高兴兴的。”回想当年自己参加工作时非常骄傲和自豪,这位过来人说,连走路都把头抬得老高,即使也苦也累但心情相当好,不像现在的孩子累一点就满腹怨言。
“以自我为中心,总想付出的少回报的多。”一事业单位负责人说,现在的学生“干活”很会“讨巧”,总想自己干的最少、得到的最多,在他们单位实习的几名大学生特别看重自己的付出与得失,相比之下,七八年前的实习生则显得更踏实稳重和实在一些。“这可能也是独生子女这一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特点”。
“浮躁、扎不下心来。”一私营企业负责人在招聘人员时坚决不要应届毕业生,他觉得应届毕业很浮躁、不扎实,总让人感觉干不了太长时间,翅膀硬了就会飞走。
毕业生们除了要应对就业外,爱情、人际关系、人才竞争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有时也困扰着他们.
王医生提醒,这些其实都是毕业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果在这个转折阶段能处理好,那么后面的路相对就要平坦些,但如果其中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处理好,可能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影响,甚至会影响一生。所以,此时一定要着重解决好就业、爱情、人际关系、人才竞争以及和父母的关系等几大问题,不要因此留下心理疾患。王医生同时提醒,如果对新的环境不适应,一般半年到一年就应调整过来,如果自己仍然不能把心态调整好,最好请专业心理医生予以辅导。
王医生也介绍了一些调整心态的方法。把心态放平和,头脑也会逐渐清晰,再遇到问题就不会感觉一团乱,慢慢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在就业问题上,要降低期望值,要明白一步到位很难,现在的状况只是一个起点,关键是看未来发展。另外,不要与同学横向攀比,只要自己比原来好就是进步。降低欲望,不要攀比物质,心情就会好。在面对激烈竞争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不要抱怨。
王医生同时还建议,如果情绪波动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等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可以多照射阳光、适当增加一些户外活动;将居室的灯光调得更明亮些,保证晚上、阴天时房间内都有足够的光源;适当补充一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同时应多补充纤维较多的蔬菜;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不要看那些悲观、失望以及内容有失恋、亲人去世等悲哀情节的作品,以免“同病相怜”。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还没有好转,一定要求助于专业心理医生。